把大块的玉石分解,要用类似于锯的工具。过去多用竹板弯成弓形,又称弓子。图中画的更像锯。开玉的弓弦是铁丝制成的,几根铁丝拧成麻花股。开玉时在弦上加解玉沙,并不断加水,慢慢把玉材“磨”开。
三
《扎砣图》
琢磨玉的轮子叫“砣”,扎砣的主要作用相当于“切”。把玉材切开,或切掉部分,大材要用大弓,小材用小弓,更小的或部分的就用扎砣。
四
《冲砣图》
冲砣是粗磨,相当于做胚。
五
《磨砣图》
相对冲砣来说是进一步加工,在胚的基础上磨出细节。
六
《掏堂图》
掏堂即掏膛儿。如鼻烟壶、瓶、碗、笔筒、杯等玉器,都要掏膛儿。要在玉器上先钻出一个眼,然后用特别的砣一点一点地把内部的玉磨掉。
七
《上花图》
在磨好的器物上,琢磨出各种花纹。从图中可发看到,上花用的砣,更小,型号也更多。
八
《打钻图》
打钻是用一个管状磨具,在玉器上钻出圆圈状的沟槽。钻到一定深度,把中心的圆柱打掉,即可掏膛儿。图中还有个细节,即在横杆上挂了一个重物,以增加向下的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九
《透花图》
即做浮雕、镂空。
十
《打眼图》
在玉器上磨出一个眼儿。
十一
《木砣图》
木砣是磨光的砣,一般是用葫芦瓤作的。
十二
《皮砣图》
皮砣是牛皮制成的,是玉器的最后工序抛光上亮用的。
想想古人都是花上几年时间做一件玉雕作品,而现代人用机器估计个把月就能完成,不说玉质怎么样,工是没法企及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