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海信前身“青岛无线电二厂”成立,生产半导体收音机,固定资产10.7万元,员工十余人。
1970年4月,501型晶体管台式收音机研制成功,命名“红灯”牌。
1984年,公司引进世界一流彩电生产线,第一代青岛牌彩色电视机问世。从进口散件组装到彩电基本实现国产化,仅仅用了3年的时间。
1996年,中国家电行业史上最惨烈的价格大战开始,几乎所有电视品牌纷纷跟进。跟进价格战的熊猫、牡丹、黄河等老彩电品牌被拖垮,整个行业实际损失至少200亿元。海信是少有的宣布不参与价格战的企业,而是以提高技术质量和服务来应对。经此一役,海信在长江以北的市场跑马圈地,此后数年销量连续翻番。
2005年6月,中国第一款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数字视频处理芯片——信芯在海信诞生。
2016年年初,海信和欧足联在北京共同宣布:海信将成为2016年欧洲杯的顶级赞助商,同时也将成为2018年世界杯欧洲区预选赛的全球赞助商。这是欧洲杯设立56年以来首个中国顶级赞助商。
有数据显示,仅仅在2016年欧洲杯期间,海信的全球知名度就提升了6个百分点,并且欧洲市场销量二季度提升65%、国内电视市场占有率提升1.87个百分点。
2017年4月6日,海信宣布耗资近亿美元,成为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官方赞助商。海信也是世界杯历史上首个中国消费电子品牌赞助商。
海信之所以敢于大手笔赞助世界杯,更是多年来海信业务悄然全球化布局之后的必然。
2017年海信国际营销实现销售收入39亿美元,同比增长22.3%,其中自主品牌占比达到59.1%,在欧洲、南非、澳洲、北美、日本等主要市场均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态势,即便在以挑剔著称被视作最难进入的日本家电市场上,海信也已经成为日本本土品牌之外市场份额最大的品牌。2017年海信日本品牌销售量同比增长79.3%,销售额同比增长67.6%。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海信电视零售额和零售量占有率分别为16.8%和15.7%,再次双双占据中国市场第一。这意味着海信已经连续14年稳坐中国彩电市场头把交椅。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可以看到,赞助高端体育赛事对于海信实现品牌+销量的双增长,推动品牌国际化战略方面成效显著。而海信赞助世界杯带来的品牌红利还将在赛事举办期间达到最高峰。”
用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的话说,海信之所以敢花这个钱赞助,最终还是因为海信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