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认为:“理性化的非理性存在是文明社会的症结所在。”这一论断可以用来很好地证明古惑仔世界何以在风光的表象下,永远潜藏着种种防不胜防的危机,以及无所不在的杀意。电影会尽可能在最后结局安排以浩南为首的洪兴成员战胜对手,获得成功,但每一部古惑仔电影又都会含有宿命般的悲情色彩——《战无不胜》中,浩南团队中另一个重要成员大天二的死亡,为古惑仔系列电影再增添一抹阴郁的黑色,江湖血雨路不尽,斫人头者亦被斫。
浩南团队又折一员干将
影片开头部分表现的是大天二与KK结婚的喜庆场景,到大天二被东星耀扬从高楼摔下,浩南与山鸡对着大天二的尸体伤痛不已,观众能够清晰感受到主人公那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助和凄凉。
还有浩南化身为教师,在课堂给问题学生们讲人生道理的片段,都是在借浩南之口,表现代表着非理性的黑帮对秩序的审视和反思。黑帮成员们在他们的世界讨生活也好,逞强好斗也好,本是对理性的破坏和反动,但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又总是试图以自己的方式重构心目中的理性,比如浩南所主张的兄弟义气。
嚣张的大飞,因为妹妹的关系,无条件支持和保护大天二,也是一份令人动容的情义。甚至连影片中的反派角色东星的奔雷虎雷耀扬也有这么一句话:“成个洛克道只有我这间PUB可以听到莫扎特,这就是艺术和市井之徒的分别。”明明是黑道中人,还是要想方设法表现得与其他黑道分子有所区别。生蕃做坏事遇到父亲责骂也会退避三舍,遵循着传统社会“孝”的人伦关系。挑战和破坏社会秩序的恶徒,他有他们觉得必须要遵从的操守,于是试图做一些事情来显示自己向主流靠拢,或者干脆证明自己与其他同类更讲江湖道义。可是,假如他们身处的江湖本身就是黑色,又如何独善其身呢?
一方面黑帮社会要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他们赖以立足的黑色江湖,一方面又要试图建立一套自认为心安理得的合理秩序来维护社团稳定。比如蒋天养甫一入主洪兴,就试图以世俗社会的规则和秩序来着手社团的管理和整治,把自己当社团老大的重要因素定为香港回归,都在反复说明黑社会对主流价值的敬畏——他们的行为是反社会主流规则的,他们的思想仍然要遵从被认为对个人对社团有利的主流价值。
只是,这种努力依然是建立在非理性存在的本质之中,所以浩南兄弟面对的问题永远存在,永远是一个难解的死结。包括大天二的死亡,也与包皮的行事不慎有关,即使将义气看得重于泰山的浩南兄弟帮,也不免有内部致命缺陷,就更不用说选举中生蕃抬出浩南与山鸡之间以往的风流过节说事了。
香港是个高度现代化市场化的市民社会,受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的浸润,同时又是殖民地化的社会,这就使得在这个社会中的人于传统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中总是表现出一种非常矛盾的复杂性。诚如罗荣渠在其著作《从西化到现代化》一书中所指出的:“背弃了传统的现代化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化, 而背向现代化的传统则是自取灭亡的传统。”
古惑仔们在理性与非理性的夹缝中生存,外表风光,实则日子过得艰难而压抑。这也是为什么陈浩南不赞同山鸡参选的深层原因——貌似强大和风光的表象下是在以卵击石式地冲向更为强大的黑色世界,显得那么不自量力,失衡的列车终有一日脱轨而出。在《战无不胜》中,虽然还是以浩南一方最终胜利为结局,想想他们未来将要面对的雨横风狂,欢乐显得那么那么短暂,本片反思和重审的况味更加浓郁了。
从下一篇开始,我们进入古惑仔系列电影第五部《龙争虎斗》的讲解,敬请关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