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也可以用來染色?歷史悠久的泥染跟植物染有何不同?

泥土也可以用來染色?歷史悠久的泥染跟植物染有何不同?

曾經擁有一件來自澳洲的礦物染上衣,對於透過礦物染整出來的色彩著迷,色澤淺而溫潤,純樸的大地色系,非常喜愛,在經常穿著洗滌之下,最後殘破而只能捨棄。但,什麼是礦物染?什麼是泥染?泥染跟植物染有何不同?所以,該是來談談泥土的另一種功能,也就是泥土在生活與藝術上可以扮演的角色。

攝影:余家榮

講到泥土與生活藝術之間的關聯,最容易聯想到的就是各式各樣的陶藝作品,不管是生活器物或是藝術作品。可以運用於陶藝捏塑的黏土,往往來自於地表下方某種深度的土壤,並透過種種方式去蕪存菁,成為黏性佳,易於捏塑成形的黏土。

泥染則是另一種泥土與生活藝術結合的方式,但相較於各式各樣植物染,泥染在台灣顯得冷門許多。其實運用泥土來為衣物增添色彩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台灣的泥染與礦物顏料研究者廖倫光耙梳歷史文件,並透過採訪各地耆老,並彙整自身實踐泥染的實作與教學經驗,彙整而成的《染之以涅則黑:古往今來的泥染地圖》一書,書中就提到中國泥染的歷史可追溯至春秋戰國。至於台灣的泥染,廖老師仍能透過在台中大肚山、桃園湖口台地、屏東恆春地區等地尋訪耆老,記錄各地不同的泥染技法,並設計成體驗課程,也得以彙整成這本書。

泥土中的顏色,其實來自於土壤中所含的礦物。其中最主要的是鐵,鐵因為在土壤中受到氧化、還原作用,因而能產生不同的顏色(其他礦物如銅也能因為類似的狀況而產生不一樣的顏色),紅色土壤就來自於氧化鐵。因此,泥染可說是運用泥土中的礦物(的不同化合物型態)來進行染色。

但,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植物染,其染色的化學成分可以溶解於水中,經過精煉後的泥染材料乍看可與水均勻混和,久放之後卻會沉澱而分層,因此泥染材料應稱之為顏料而非染料。換句話說,泥染是透過種種手法練出精純細緻的礦物粒子,使其附著於布料纖維之中,方法與植物染的染料可以深入纖維不同,因此泥染往往需要經過多次染色來達到想要的效果。

更有趣的是,泥染可與植物染結合成為複染泥染。植物染運用的多是植物自身的丹寧成分,單寧可以跟土壤中的鐵質結合,產生顏色變化,使顏色更為深沉,所謂「染之以涅則黑」,就是將染過的衣物再浸泡泥水,而達到深黑色的效果。

攝影:余家榮

《染之以涅則黑:古往今來的泥染地圖》是台灣目前可能唯一可買到的泥染專書,不過廖老師較趨學術性的文字運用,讀起來較為燒腦,往往需要反覆閱讀文字、自行再消化理解。如果你想深入研究泥染,這是一本可以收藏的書,如果你想要先體驗泥染的話,不妨先來報名跟著老師玩泥染吧!

這一次,我們邀請入船町藝樓的翁綉惠老師,帶大家一起來體驗泥染的魅力喔!

相关文章

🪶
逗人开心又撩人的话(1~200)
365bet游戏

逗人开心又撩人的话(1~200)

07-22 👀 6599
🪶
劫后余生
365bet游戏

劫后余生

08-03 👀 8400